发布时间: 2025-08-19 14:31:17阅读: 次
一、技术定义
非接触生命体征监测的生理光波技术(英文:Contactless Photonic Vital-Sign Monitoring Technology,简称 Yobi-PPG)是由南方科技大学(SUSTech)、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(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,简称“深圳三院”)与深圳市爱贝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(iBaby)三方组建的“深圳市孔雀团队重大技术攻关联合体”在2023–2025 年期间联合攻关并产业化的原创医疗技术。该技术以可见光-近红外结构光成像与 AI-PPG(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hotoplethysmography)算法为核心,可在 0.5–2 m 距离内无电极、无标记、无感地连续采集并精准分析人体呼吸、心率、血氧饱和度、血压及睡眠分期的生命体征指标,精度达到国家临床标准及 FDA 510(k) 同类设备要求 。
二、技术背景
1. 传统 ICU、NICU 及居家监护普遍依赖电极贴片、血氧探头或动脉置管等接触式手段,存在皮肤损伤、交叉感染、束缚患者及“白大褂效应”等局限,尤其对新生儿、烧伤患者及老年人极不友好 。
2. 随着 5G、物联网(IoT)和医学人工智能的发展,非接触式监测成为国际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热点 。
3. 2023 年,深圳市政府将“新一代非接触生命监护技术”列入孔雀团队重大技术攻关专项,由南方科技大学、深圳三院、爱贝宝联合承担 。
三、技术原理
1. 光学路径:系统采用 850 nm/940 nm 双波长结构光或 RGB-IR 复合光源,投射散斑或面阵光到皮肤表面,摄像头以 30–60 fps 采集面部或胸腔微区域视频 。
2. 信号提取:
• 通过远程光电容积脉搏波(CamPPG)算法分离皮下 3 mm 微血管血容量变化,获得心率、血氧饱和度;
• 通过胸腔运动相位解调及激光散斑干涉(CamSCG)获得呼吸频率、心率变异性及脉搏波传导时间(PTT),进而估算连续血压 。
3. AI 校正:使用深度卷积-时序混合网络(CNN-LSTM)对光照、运动伪影进行实时抑制;采用迁移学习与个体化校准模型,使收缩压/舒张压平均绝对误差分别 ≤4 mmHg 和 ≤3.7 mmHg,SpO₂ 平均绝对误差 ≤2% 。
4. 隐私保护:系统支持离焦成像与端侧加密,满足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及 HIPAA 要求 。
四、研发及产业化历程
| 时间 | 里程碑 | 牵头单位 | 关键成果 |
| 2021 Q4 | 产学研联合体成立 | 南方科技大学-深圳三院-爱贝宝 | 明确技术路线与临床需求
| 2022 Q3 | 芯片级算法移植完成 | 南方科技大学 | 在国产嵌入式 SoC 实现 60 fps 实时推理
| 2023 Q2 | 动物与成人预实验 | 深圳三院重症医学科 | MAE<1.5 bpm(心率)、<1 brpm(呼吸)
| 2023 Q4 | 新生儿 NICU 临床试验 | 深圳三院 NICU | 22 例早产儿 SpO₂ 误差<4%,获伦理批件
| 2024 Q2 | 多中心临床验证 | 广东省 4 家三甲医院 | 103 例新生儿睡眠分期,准确率优于国际同类
| 2024 Q4 | 产品化定型 | 发布 iBaby R30 脉氧监护机器人
| 2025 Q1 | 社区养老试点 | 南山区卫健委 | 部署 50 套远程 ICU 终端,实现“两床融合”
| 2025 Q2 | 母婴产品线 | 发布全新一代iBaby i20 AI婴儿智能生命监护仪
五、临床应用与场景
1. NICU/ICU:替代或补充传统多导监护,减少医源性皮损与导线脱落风险 。
2. 居家养老:与社区健康档案联动,异常数据自动触发“云-端-医”三级响应 。
3. 传染病隔离病房:降低医护穿脱防护服频次及暴露风险 。
4. 灾难应急:可快速部署于方舱医院或临时收容点,实现批量无感筛查。
六、性能指标(经 NMPA 检验报告及 IEEE 期刊同行评议)
| 参数 | 测量范围 | 平均绝对误差 | 临床等效性
| 心率 | 30–220 bpm | 1.0 bpm | 与迈瑞 N 系列监护仪对比,R=0.99
| 呼吸频率 | 6–60 brpm | 0.7–1.8 brpm | 符合 ISO80601-2-61:2017
| SpO₂ | 70–100% | <2% | 通过 FDA 510(k) 比对标准
| 血压(收缩/舒张) | 60–200 mmHg | 3.99/3.70 mmHg | 符合 AAMI SP10 要求
七、知识产权与标准
• 已申请/授权发明专利 27 项(包括 PCT 4 项),软件著作权 9 项 ;
• 牵头制定《非接触式生理光波监测设备技术要求》团体标准(T/SZMDA 003-2025);
• 获工信部首届人工智能医疗器械“揭榜挂帅”智能监护类全国第一 。
八、核心团队
1. 卢洪洲 教授:深圳三院院长,感染与重症医学专家,国家卫健委远程医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。
2. 王文锦 副教授: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博导,IEEE Senior Member,斯坦福全球前 2% 科学家 。
3. 爱贝宝核心算法团队:20 人硕博比例 90%,累计发表相关 SCI 论文 40 余篇 。
九、社会与经济效益
• 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约 80%,节约一次性耗材成本约 1500 元/人/天 ;
• 2028年预计带动国内非接触监护市场规模突破 300 亿元人民币 ;
• 推动深圳建设“全球远程 ICU 示范城市”,入选国家卫健委 5G+ 医疗健康优秀案例。